生命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先进成像和分析光谱应用所需光源需要满足两点需求:一是可以覆盖宽光谱范围,二是可以提供超高亮度。为了满足以上发光需求,传统方法一般是使用多个光源组合使用(例如钨/卤素灯,氙弧灯或氘灯)。这些光源一般都是采用电极驱动,灯泡寿命极短,在工作期间,光源的输出功率会不断下降,需要频繁更换灯泡,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产品成本费用升高以及发光效率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Energetiq研发出了一款激光驱动光源LDLS™,这是光源史上革命性的突破,该款光源具有宽光谱范围从深紫外到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均可覆盖、高亮度以及光源寿命相比于传统光源高出整整一个数量级等特点。
● FC光纤精准耦合输出,高效、高性能椭圆收集光学系统
● 专有的光纤保护技术,提高DUV性能,延长光纤寿命
● 宽光谱范围具有极高亮度,实现紫外-可见-近红外全光谱覆盖(170 nm – 2100 nm)
● 无需多款光源组合使用,完全代替D2/钨灯/长弧氙灯
● 出色的空间以及功率稳定性,可进行重复测量
● 超洁净结构,产品稳定性和寿命大幅增长
● 非电致发光,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使用成本低
●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
● 单色仪光源
● 膜厚测量
● 光学元件检测
● 先进成像/显微照明光源
● 要求长灯泡寿命的应用
生命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先进成像和分析光谱应用所需光源需要满足两点需求:一是可以覆盖宽光谱范围,二是可以提供超高亮度。为了满足以上发光需求,传统方法一般是使用多个光源组合使用(例如钨/卤素灯,氙弧灯或氘灯)。这些光源一般都是采用电极驱动,灯泡寿命极短,在工作期间,光源的输出功率会不断下降,需要频繁更换灯泡,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产品成本升高以及发光效率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Energetiq研发出了一款激光驱动光源LDLS™,这是光源史上革命性的突破,Energetiq的创新LDLS技术使用连续激光器将氙等离子体直接加热到有效产生深紫外光所需的高温。该款光源具有宽光谱范围从深紫外到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均可覆盖、高亮度以及光源寿命相比于传统光源高出整整一个数量级等特点。
激光驱动白光光源(LDLS) |
从光谱范围来看,传统的辐射校准光源,如氘灯、石英窗卤素钨灯、长弧氙灯等在光谱测量范围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为上述光源无法在200 nm-800 nm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输出。另外,传统光源需要在使用100小时或更短时间后进行重新校准,在使用500小时后还需要更换灯泡。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Hamamatsu集团旗下的Energetiq公司革命性地研发出单点激光驱动光源技术,并将其命名为LDLS(Laser Driven Light Source),该类光源不仅可以在170 nm至2100nm的光谱范围内提供超高发光亮度,而且整个光源的发光寿命相比较于传统光源也高出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
LDLS产品特点及优势 |
♦ 170 nm-2100 nm波长范围内具有超高亮度—100μm量级发光等离子体即可实现
♦ 辐照度>10-100 mW/mm.sr.nm(波长相关)—超快速测量
♦ 光纤耦合或自由空间光束输出—光学灵活性高
♦ 无电极结构—超长寿命、超高稳定性、超低成本 |
LDLS结构和工作原理 |
LDLS和传统电致发光光源原理不同,传统电致发光光源通过光源灯室电极加高压激发灯室中气体放电,从而发光。LDLS使用外置1000nm左右波长激光光源汇聚到光源灯室中,加热氙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发光。传统光源如弧光灯、氘灯、氙灯等,由于使用了电极耦合产生等离子体,亮度、UV光功率、寿命都有很大的限制。LDLS采用无电极激光驱动技术,有高效的光收集能力,亦可在深紫外至可见光以及更宽的光谱范围内提供超高发光亮度,而且整个光源的发光寿命相比较于传统光源也高出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LDLS光源整体结构由一个特殊设计的灯室,驱动激光光源,激光聚焦光路,光源输出光路,光源控制器等主要部分组成。 |
LDLS产品应用 |
♦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单色仪光源
♦ 薄膜检测
♦ 滤光片/光学元件测试
♦ 原子吸收光谱
♦ 材料特征检测
♦ 环境分析
♦ 高光谱成像
♦ 气相分析测量
♦ 光学传感器检测
♦ 生命科学与生物成像 |
嗡 哇苏
达咧司哇哈
全国服务热线:
185-021-93480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