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巴斯夫物理学家Ingmar Bruder博士正在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此类电池使用有机化合物而不是晶体硅。有机化合物中的着色剂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然而,一些光伏电池出现了异常:尽管光量增加了,但它们并没有产生相应的额外电量。这种现象的效果极为微弱,但是Ingmar Bruder博士的团队想要了解这种现象的根源。此时,团队萌生了充分利用这种材料特性的想法:将其用于三维测量。他们的基本理念是,利用此种材料特性,从特定的光束剖面测量距离。
此后,Ingmar Bruder博士深深痴迷于这个想法,并和数位同样热衷的研究者一起开发了一个原型3D相机。该相机重达100多公斤,但是可以完美运作。至此,首台基于全新测量概念的3D相机诞生了。它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实现三维视觉。
TrinamiX推出人脸识别用OLED屏下3D成像解决方案2015年,该项技术获得综合专利。对此,巴斯夫技术先驱们深感自豪。几乎在同一时间,巴斯夫成立了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全资子公司trinamiX。
如今,100多位工程师、电子专家、IT专家在该公司任职。作为公司创意团队成员,他们不断推动创新进程。在距离测量领域,该团队开发出了一种能够使用光纤实时精确测量距离的传感器。在三维传感技术领域,该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光学识别技术,可以使用现成的相机芯片和激光投影仪捕捉三维图像。该技术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的观察、导航和选择能力,还可大幅降低面部识别难度。
TrinamiX公司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安全层:其技术不仅可以捕获人脸的2D图片信息和3D深度信息,而且还可以实时检查“皮肤活性”以识别对象是否为活物。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传统用逼真的全脸面具,3D雕塑甚至更为精细的2D打印来欺骗智能手机解锁系统的手段几乎全都没有效果。
通过实时的身份信息验证,TrinamiX公司的屏下人脸识别方案可以提供用户面部识别解锁,移动支付和访问控制的无缝体验。虽然效果非常好,但实际上其硬件仅由一个标准的CMOS传感器和一个近红外光投影仪组成。正是因为其硬件结构如此简单,所以整个人脸识别模块现在可以整个地安装在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下面。
TrinamiX 的这种3D成像技术除了有以上的硬件支持,还用到了该公司的一种专利技术——“光束轮廓分析(Beam Profile Analysis)”。光束轮廓分析是一种主动式测量技术,这里的“主动”意味着测量时,系统需要主动发光,实际上因为测量技术需要,这种照射在对象上的光是一种规则的点图。对象上每个光点的反射光信息再由传感器(例如CMOS摄像头)捕获,然后再通过系统分析其光束轮廓。简单地说,系统可以从特定的光束轮廓中,提取出距离和有关被测物体材料的信息。
